【媒体特稿】盐城8万余名老师走进百万学生的家庭‍ 教育大走访,行行脚印润心田
  •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17-09-15
  • 点击:245
  • 来源:

编者按:9月3日,《新华日报》第三版刊载了题为《盐城8万余名老师走进百万学生的家庭‍ 教育大走访,行行脚印润心田》的通讯报道,深度报道了我市开展暑期“万师进万家”教育大走访活动开展情况,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盐城8万余名老师走进百万学生的家庭

教育大走访,行行脚印润心田

“跨进门,我们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也感受到一种力量和温暖,那就是除了父母之爱,还有老师对他们的爱。”唤起盐城市实验小学葛华娣老师内心激情的,是暑期“万师进万家”教育大走访活动。

今年暑假,盐城市教育系统8万余名老师走进百万学生的家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充实而有意义”。教育大走访,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思想上的难题,听取家长意见和需求,从而聚焦问题难点,转变教育行风。

若不是走访亲见,盐城市田家炳实验小学二年级老师洪晓羽真不敢相信:“敲开门,独自在家的孩子有点局促。桌上,是他的作业和爷爷的酒瓶。屋内,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父母外出打工,跟爷爷居住的徐子轩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在另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家中,80多岁的太爷是孩子唯一朝夕相伴的亲人。当洪老师握着他的小手纠正写字姿势时,孩子没忍住,哭了。“那一刻,心被刺痛。平时只知道他们皮,不讨人喜欢,走近这些城市留守儿童的日常,我开始重新认识他们,并审视自己的教育观。”洪晓羽说。

8月18日,在盐城市田小活动室,一群学生由老师领着快乐游戏,七彩夏令营让远离父母的他们多了欢笑少了孤独。“孩子放假,怎么学习怎么玩都要烦神,还有安全问题最揪心,这下学校帮了大忙。”看着孙子又有了精神劲儿,徐子轩的爷爷愁眉舒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是大走访的重点对象。在射阳,50多名女教师在走访中,主动担当起留守儿童的“彩云妈妈”。

离校近的要访,离校远的也要访。6月中旬,盐城市田家炳中学新疆班322名学生踏上归途。从盐城出发,北上西进,行程近万里。学生到家,8位护送老师没有急着返回,而是走进伊犁乡下的学生家庭。“我们能亲眼看到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内高班的情况,了解内地对新疆同胞的政策支持、民族关怀。” 田中新疆部主任王盐平坦言,走访路途遥远,但意义更深远。

大走访也让老师听到家长的真心话,尤其是对学校教育的呼声和意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盐渎校区校长李浩说:“集团400名老师,每名老师至少走访20户。老师走下去,问题带上来,排查、整改,服务措施紧紧跟上。”

不仅老师访学生,学生访社会也成为这次大走访活动的题中之义。

一放暑假,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三年级的罗叶美梓带着7000元压岁钱,和爸爸踏上去湖南的列车。在醴陵市均楚镇大垅洲村,她给贫困孩子送去礼物,并和他们一起玩耍。小姑娘说:“就想让他们过上和我一样的童年!”

盐城中学的学子走进新水源地等“五个一”工程建设现场、阜宁风灾纪念馆……领略家乡变化,感受乡土乡情,“第二课堂”让孩子们拥有了宝贵的人生体验。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大走访,让孩子、家长和老师都敞开心扉,有谈不尽的话题。”在盐城市实验小学学生家长邵建红看来,这样近距离的家校及社会互动,更让人体会到“摇动”和“唤醒”的美妙。

访老师,校长发现“闪光的另一面”。作为校长,雷燕与老师的交流更多是在学校,过去都没想过会去老师家中。教育大走访启动后,学校领导班子心里还有些“打鼓”:跑到老师家去方便吗?现在通讯工具发达有必要走访吗?从刘蓉蓉老师家出来,雷燕内疚不安:“她是我们引进的第一位南师大本科生,教学兢兢业业,从没请过一天假。这几年,我们隐约知道她身体不是很好,走进她的家庭,才了解到她和病痛抗争那么久,那么顽强。”

对此,李浩也有同感:“除了学生,老师也是我们校长的服务对象,许多老师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同样需要关怀。”

本报记者 卞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