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21-10-22
  • 点击:294
  • 来源:

 

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

“十三五”(2016-2020)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创建成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训基地创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电子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及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和工艺美术五个专业建设成为省级品牌专业。

在今后的5年内,学校以创建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为目标,推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效益跃上一个新的平台,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质量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提升职业技能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主题,重点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使学校成为盐城中等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地方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创业培训中心。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内涵、特色、效益”的总体发展战略,“走质量和特色之路”,以内涵提水平,以特色促发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大力加强内涵建设,着力增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坚持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走特色发展之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内部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逐步凸显特色。坚持正确处理招生、培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系,逐步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循环机制,促进学校良性、健康发展。

以服务盐城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持续推进各项内涵建设,积蓄力量,苦练内功,到“十三五”末,使学校的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办学活力明显增强,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创建成省现代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二)具体目标

1.稳定办学规模,扩大服务面。继续稳定招生数量,大力鼓励和积极引导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积极面向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城乡劳动者开展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或短期培训。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2500人以上,非全日制学生1000人以上,年职业培训5000人次以上,五年内向社会输送5000名以上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强化专业建设 提升学校品位。继续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和“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加强专业建设。坚持面向行业、企业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积极调整专业结构。逐步形成市场针对性强、结构较为合理、专业群特色和优势比较明显的专业(群)结构,力争建成5个省级现代化专业群、2个现代化实训基地。

  1.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积极争取中央、省、市专项经费和地方配套资金,扩大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和实训设备、装备建设,建成省智慧校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将学校建设成自然环境、校园文化、绿化美化浑然一体的生态化、信息化的省现代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2.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以“双师型”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20%以上,培养市级专业带头人1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5名。

5.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吸引力。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2.5+0.5”人才培养模式,扩大“3+3”中高职衔接培养项目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进一步拓宽联合办学等多种办学体制的渠道。

(2)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努力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推行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建立健全以学生实习作品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课程评价方法。

(3)强化德育为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营造“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4)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民生能力。建立畅通完善的就业网络,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获得中级职业资格的比例达到80%以上,形成就业跟踪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坚持培养培训并举,年培训能力达到1000人以上,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培训项目

6.深化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机制,形成教学内容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的教学管理机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与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机制,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教师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机制以及可靠的学生安全工作机制。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能力

坚持管理队伍学习制度和对管理人员的政治理论教育,提高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特别是要在管理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经验等方面达到新的高度。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管理队伍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和完善管理队伍的评议和考核制度。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

1.把加强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通过学习和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2.进一步加强教师能力培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中职专业课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建立健全师资培训质量监控保障机制。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师培训,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教学能力。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参加生产实践、企业顶岗培训和校本培训制度,重点培训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的能力。

3.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遵循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发挥其特长,在思想、生活上关心,学习、工作上支持;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继续发扬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好传统,进行传、帮、带,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以多种形式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搭建教育教学舞台,提供充分展示才能的场所与机会,促进他们尽快成长。

(三)关注学生人格培养,提高学生素养

1.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拓展途径,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改进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为核心,深入开展以诚信、敬业、合作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的整体推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发挥专业教学和实训实习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整体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网络。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服务工作,在保证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美德和现代工业文化相结合,将职业素养与企业管理文化相结合,真正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省级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力度,积极拓展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增强适应性。有针对性地开发2—4个新专业,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2.根据新形势职业岗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对课程设臵、课程结构、教材进行改革。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完整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学资源库建设,重点促成各专业核心课程成为省、市、校级精品课程,各专业主干课程成为重点建设课;校本教材要体现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进行专业模块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双证制、多证制,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取证的指导,鼓励学生取得多种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巩固发展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形成稳定优良的实训就业基地

5.加强科教研活动。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项目;加大专业校本教研的力度,重点加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改革、校本教材开发等研究。

6.加强教学的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监控和督导制度,加快教学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五)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完善校园功能

添置、更新实习实训中心各专业实验实训设备。建设好汽车运用专业实训中心。尽快建好图文信息中心和食堂浴室餐厅楼,完善内部设施和周边绿化;加快后勤和安保服务中心和北大门建设。完善校园规划。

(六)统筹培养培训,增强服务能力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推进学校形成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双元并举的办学新格局。依托产业发展,大力开发各类技能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完善退役士兵教育培训项目培养机制。积极开展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三农”能力。

(七)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

1.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障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和聘用合同制,实行竞争上岗。增强激励机制,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

3.逐步建立并完善支撑学校科学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执行机制,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认真落实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教职工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管理与就业服务、资产及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提升学校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的能力。

4.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决策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管理现代化。

5.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保证校园和谐稳定。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高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全面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坚持依规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据,做到校园活动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定期推送安全知识,增强师生对安全管理的认可和理解,保证校园和谐稳定。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部署规划的设计、实施和调整,保证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规划实施的过程进行监控,及时总结反思;建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自评小组,督促检查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评价实际效果,检查反省方法措施,修正调整规划的实施办法,主动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不断改进提高;各处室具体细化五年规划,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各教职工全员参与规划的实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责任保障。建立实施规划的各层级的责任机制,规划逐项落实到各分管校长、各处室负责人,明确责任目标、责任人;根据规划制定相应的年度、学期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较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把规划落实到位;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考核机制,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

3.制度保障。建设完整、规范、系统、适用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是学校重要的基本建设。我们要坚持依法办学,依规治校,提高规章制度的权威和效率,使各级管理人员养成依法立规、依规办事的良好意识和习惯,这是确保学校发展规划和各项具体工作得以正常运行和发展进步的需要。

4.政策支撑。一是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思路、政策和措施,将现有政策用够用足;二是要积极思考、主动作为,用业绩和情感来争取省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帮助,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需要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三是争取政府公共财政对学校的投入,为学校基础建设、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经费保障。